骑秦舰队

乾隆皇帝8平米的书房,究竟有多少宝贝?

Written on

都说自己的书房是文人雅士的理想,根源大致是因为在书房的空间里,一角一落,一书一器,都能体现出主人的野心和兴趣。



最早的文房概念可以追溯到汉唐时期,经过宋元几朝的更迭普及,终于在明清时期迎来繁盛。

历数历史中为人所载的书房样态,富者筑楼,贫者只占一桌席。



乾隆的书房“三希堂”虽然名气很大,但面积通共也就8平方米,被称为故宫中最小的房间。


可能这个名词你听着感觉也有点儿熟悉,其实在一些大热剧中就有出现过,不知道你是否有留意到。


因此,为了能让我们看下一部清宫戏再看到它时,能够跟自己的家人朋友侃侃而谈一番,今天我们就来聊聊三希堂和乾隆的那些事儿。



养心殿在明朝嘉靖年间初建的时候只是个调理御膳的厨房。


清朝顺治皇帝开始在这里居住并且在这里去世。


康熙皇帝把这里改造成了生产皇家御用品的造办处。


直到雍正皇帝登基养心殿才彻底成了一个皇帝起居办公的场所。


从雍正后,这里取代了原来乾清宫的功能,成为清帝国的“大脑”,重要决策都从这里发出。



养心殿里有这样一间总面积8平的小房间,小房间还被楠木雕花隔扇分成里外两间小室,外间东西长210厘米,南北宽228厘米,面积仅4.8平方米。



这个小间是“一间房子半间炕”,这就是乾隆的书房——三希堂。



三希堂是乾隆皇帝接手养心殿之后在原来书房“温室”的基础上连改带建改名而来的。